專注品質,追求卓越
|
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導語:本文的話題來源于讀者<狂歌>的疑問:"關于IP防護,如果試驗通過IPX7,可以說明滿足IP67嗎?" 這個問題相信有不少人也會有同樣的困惑:水都進不去,灰塵還進的去嗎?關于防水防塵標準,之前已做過解讀,具體可以參考《新能源電驅系統標準解讀與拓展:防塵防水防接觸》,這篇文章是對其的補充。 本篇解讀按以下邏輯展開: 1. 透氣閥核心功能部件介紹:ePTFE 2. 防水=防塵? 3. 展望 1. 透氣閥核心功能部件介紹:ePTFE 在文章《三合一電驅動系統的"呼吸器" | 防塵防水防接觸》中,我們知道電機和電機控制器都會使用透氣閥,主要目的是平衡內外壓力差減少冷凝現象和呼吸效應。電機和電機控制器除了透氣閥之外,殼體是完全密閉的,實際導語中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:透氣閥能防水就一定能防塵嗎?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們先來看下透氣閥的結構和原理: 上圖是當前透氣閥應用廣泛的GORE的某款透氣閥參數及結構圖,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透氣閥結構實際很簡單。 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疏油處理過的ePTFE膜。 "疏油處理過的???", "ePTFE膜???",什么鬼。。。 別急,讓我們求助下萬能的度娘解釋。 查找相關的資料,ePTFE是以聚四氟乙烯為原料經膨化拉伸形成的多微孔膜,如下圖: 實驗ePTFE膜表面布滿原纖維狀微孔,每一平方寸有多達90億個微孔,截面是一種網絡結構,在孔的三維結構上有網狀聯通、孔鑲套、孔道彎曲等非常復雜的結構。 我們可以看到微孔直徑小于水分子中最小的輕霧,遠大于水蒸氣分子直徑,可以使水蒸氣通過而水滴不能通過,利用這種微孔結構可達到優秀的防水透氣的功能。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水的表面張力的存在,水分子總是聚集成水滴(是水滴,不是分子團),在壓力較小的時候,表面張力能夠與使水向面料內滲透的壓力相平衡,所以水不會滲漏。 當壓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時,表面張力不足以維系這個平衡,所以水滴就碎裂成更小水滴,從而發生滲漏。 下面來梳理下重點 : 1. ePTFE透氣作用和對于液態水的阻隔作用都是雙向的 如果薄膜兩側水蒸氣濃度差很小,則水蒸氣穿透薄膜的速度就會很緩慢。如果不存在濃度差或者外界水蒸氣濃度大于內部時,將體表的水蒸氣將很難穿過ePTFE薄膜,甚至外界的水蒸氣還會穿透薄膜。這也就是說如果外界濕度很大,會影響內層水汽的釋放,電驅產品更容易產生凝露。透氣閥的選型一個關鍵就是計算透氣量是否足夠,這個決定了使用透氣閥個數和類型。 2. ePTFE需要進行疏油處理,才可以抵抗油污 當ePTFE外側被水浸透,或者有油污時,這些水或者油阻塞薄膜上的孔隙,使其透氣性變差。為了避免面料外側被水浸透或者油污污染,ePTFE需要進行疏油處理。需要說明的是疏油層會隨著時間或者氣候或者化學腐蝕而變差,也就是說透氣閥的透氣性能隨著使用過程變差。 2. 防水=防塵? 回到開頭的問題,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知道弄清楚,粉塵的顆粒直徑跟ePTFE的直徑大小關系。 查詢兩個標準:GB/T 4208 外殼防護等級,以及GB∕T 30038-2013 道路車輛 電氣電子設備防護等級,這兩個標準測試防塵試驗使用的粉塵存在差異性,前者使用的是滑石粉,而后者推薦使用的是A2級亞利桑那砂;鄣念w粒定義為:使用75μm篩孔,篩出來的砂子,也就是滑石粉最大的直徑為75μm,最小的一般為1μm。而A2級亞利桑那砂的直徑最大約80μm。兩者使用的粉塵顆粒大小是接近的。我們對照ePDFE孔徑,粉塵是有可能進入的。但是我們觀察現在的透氣閥的樣式(如圖1),透氣閥的外殼開孔也是比較小的,這能保證真正作用在ePDFE膜上粉塵的濃度是有限的。 綜合以上的說明,防水與防塵是兩種不同的測試項目,防水通過,不能完全代表防塵不會有問題,還需要通過測試驗證。 3. 展望 1. 如前面所述,透氣閥的性能也會因為環境的因素而衰減(如鹽霧,化學腐蝕),進行化學腐蝕和鹽霧試驗之后有必要進行IP67防護試驗 2. 如前面所述,當水達到一定壓力的時候,透氣閥可能會失去防水功能,對于電驅產品,如果防護等級達到IPX6K,X9K時,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殼體對透氣閥的保護。如果有殼體的阻隔,透氣閥接觸不到高壓水,那么產品滿足IPX6K,X9K是完全可能的。 最后,還是那句話,如果覺得不錯,歡迎讀者朋友們收藏、轉發或留言! 上一篇透氣防水閥下一篇新能源汽車電機螺紋式防水透氣閥 |